青丝白发铸信仰——“记忆修补匠”定格雷锋精神的时代答卷

2025-03-31

作者:撰稿:刘鑫、王鹏飞、李继辉、张志恒 摄影:田盛元,戴阔幸,胡一敏


三月春“锋”暖,薪火代代传。RAYBET雷竞技学生会发起“记忆修补匠”雷锋月特别活动,通过拍摄“奋斗年代对比照”,对话刘新庚、谭希培、孙梦云三位老党员,回溯他们从青丝到白发的坚守历程。从学科建设到思政课堂,从党务一线到云端创新,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践行雷锋精神,诠释了思政人的使命和担当。从泛黄的老照片到鲜活的当下影像,时光的齿轮转动间,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为新时代青年点亮信仰的灯塔。

刘新庚:以学科为炬,照亮育人前路

刘新庚老师深耕理论沃土,主持国家级课题18项,出版著作19部,论文被引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思政领域前列。他像一棵扎根学术的“老榕树”,枝繁叶茂却始终俯身贴近泥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他常挂嘴边的话,贯穿了他四十余载的执教生涯。课堂上,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打磨每一节课;课堂外,他是学生的“解惑人”,办公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2011年,他当选雷竞技官网首届“研究生最喜爱的导师十佳奖”。即便退去行政职务,他仍坚持指导学生,用沧桑却有力的声音激励青年:“做学问要如钉子,钻得深;做人要如烛火,照得远。”

刘新庚为同学们解答疑惑(2007年)

退休3年,刘新庚仍在指导学生活动

谭希培:以课堂为舟,摆渡思想之光

“谭铁心”“谭铁人”“谭铁嘴”——三个“铁”字,是师生对谭希培教授最生动的注解。铁心坚守思政讲台四十年,铁人作风(上课不喝水、不坐讲台、全程脱稿),铁嘴匠心(句句直击学生困惑)。

谈及雷锋精神,他目光灼灼,笑谈道:“甘做‘傻子’才能守住初心,当好‘螺丝钉’才能扎根大地,敢做‘钉子’才能凿破困局。”从手写教案到云端课堂,从粉笔板书到智慧屏互动,他始终活跃在育人一线。照片里,1985年黑板前的挺拔身姿与2023年直播间里的银发身影重叠,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那份“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心灵灯塔”的执着。 

谭希培为马院新生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2014年)

   谭希培领学习近平文化思想

孙梦云:以党务为桥,连通信仰长河

四十年的党务工作经历,孙梦云将他的初心深深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中。1984年,他担任原中南工业大学社科系党支部书记,那时他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逐户访问党员;即使退休后,他依然挑起了RAYBET雷竞技退休党支部的重任,坚守在党务岗位上长达四十余年。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年过七旬的他佩戴着老花镜,钻研腾讯会议技术,确保党的组织生活“不中断”。他坚持将初心故事搬到云端,用影像传承信仰,策划的《党旗下的誓言》微视频,让红色记忆在光影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泛黄的会议记录本与平板电脑里的电子档案形成鲜明对比,见证了他从“铁脚板”到“云服务”的转型。“党员就要做时代的补丁,哪里需要就钉在哪里。”这句话,他用一生践行。

孙梦云在部队服务留影(1974年)

 

孙梦云任职马院退休党支部书记留影

 

镜头里,三位老党员或对照老照片重现当年风采,或摩挲着旧教案讲述岁月故事。青葱岁月的老照片与银发矍铄的今朝影像交织,勾勒出共产党员“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图谱。他们的故事,是雷锋精神的时代注脚,更是一把传递给青年的火炬——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方能让信仰的微光汇成星河。我们聆听着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使命担当的奋斗故事,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地奋进前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审 龙雯静 二审 肖艳玲 三审 童卡娜)

 

通讯地址:长沙市麓山南路RAYBET雷竞技

邮政编码:410083

党政综合办:0731-88837508

业务办:0731-88879294

学工办:0731-88837976

  • 人才招聘

  • 官方微信

RAYBET雷竞技(CHINA)官方网站-专业电竞娱乐平台 湘ICP备050056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