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2:30,RAYBET雷竞技在三教407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金一粟、学校文科督导组督导专家三位代表、学院全体督导老师、学院全体教师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吴争春主持。

会上,首先由王翔院长就课程思政发表主旨讲话。王院长提出思政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形成系统全面的体系,站在宏观上把握,把握好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等因素做补充,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充分利用慕课这一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王院长指出,就目前来看,课程思政教育尚未成体系,多以教师自发性为主,因而在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上,应当注重将思政教育与理论结合;坚持知信行相结合,将专业课与思政相结合;立足于区域特色,将中国特色、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去,并且结合实践教学。

其次,吴争春副院长从三个问题展开对高校课程思政的讨论。一是思政课教师需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吗?二是思政课程需要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吗?三是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质量?吴院长详细解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雷竞技官网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讲解RAYBET雷竞技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从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组织思政课教学团队,融入专业案例两个方面,重点讲述思政课程如何与专业教育实现协同育人。

曹清燕副院长追溯了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说文解字》到西方隐形教育理念;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又红又专到现在的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场,介绍了一本西方学者对大学生价值教育培养的专著,也对教育部发布的思政课教学文件做了追溯介绍,继而从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阻隔、“上”与“下”不同步、主渠道与微循环不协调三个方面提出了思政课要针对性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提出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如概念理解偏差、建设意识多元、建设能力误差、协同发力不足等,曹院长最后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愿景:多元中立主导,对话中谋共识,协同中促发展,尊重中求成长。

刘伟老师带来了课程思政的案例分享。刘老师的思政课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为例,立足于传统,从课程导入入手,引入中央晚会诗朗诵、组织小组讨论、总结学生感悟,同时刘老师又分享到,课程发展也离不开领导激励,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刘伟老师提出任课教师应当对重点问题深入讲解,并且应当互动固化,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把握主流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课程做到理性升华。最后,刘伟老师提出了自己对于思政课程的几点思考:立德树人讲政治,立足未来讲自信,以生为本讲奉献,课堂面授讲示范,教书育人讲实效,亦师亦友讲趣味。
督导专家谭希培教授对研讨会进行点评,提出课程思政要做到精准对接,专业联系思政,相互融合,不能生搬硬套,不是混合,而是融合。思政课程应当思政联系专业,加强思政教师学生的思政意识教育,提出所有课程都应当有意识无意识地上升到价值观方法论上,要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上去,要有历史的深度,不露痕迹地信手拈来。同时思政教师应当有多学科的深度,思政课的教学应当和本专业深度联系,课程安排应具有吸引力,让每个学生被关怀到,娓娓道来思政课精髓。同时,谭教授提出,思政课教师应当天天看新闻联播,看求是杂志,熟悉时政,理清思路,总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去。
学院党委王希俊书记在研讨会总结讲话中强调:一则课程思政对学院老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老师们在课程思政上大有可为。二则学校非常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学院老师应主动发力,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三则学院老师应当抓住机会,积极申报课题项目,提升自我学术素养。
本次研讨会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给RAYBET雷竞技教师提供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成协同育人的多种教学的观点和方法,而且展望了“课程思政”的美好愿景。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